114內湖成年禮-新聞稿
- 114內湖成年禮-新聞稿.pdf
114內湖成年禮-新聞稿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上升,施打新冠JN.1疫苗人數持續攀升,臺北市近4週新冠JN.1疫苗接種量,自5月中起,已連續2週呈現倍數成長,近2週接種量則持續超過每週9,500劑,且65歲以上長者施打人數亦明顯增加。
北市衛生局提醒,已接種第1劑新冠JN.1疫苗之65歲以上長者、55至64歲原住民、出生滿6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等高風險族群,疾管署公布自6月11日起間隔滿2個月(60日)即可施打第2劑,以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北市衛生局表示,截至6月8日,北市累計施打新冠JN.1疫苗17萬3,417劑,提醒設籍臺北市65歲以上長者已於4月12日以前施打第1劑且尚未施打第2劑者,約5.7萬人符合第2劑接種資格,建議民眾可事先完成預約流程,選擇合適時段前往接種,接種當日請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明文件,以利現場人員進行身分查驗及接種登記。若近期感染新冠肺炎者,可自發病日起或確診日(檢驗陽性日)起12週(84天)且無急性症狀後,接種COVID-19疫苗。
臺北市114年6月1日至6月7日新冠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新增14人,114年累計確定病例61例,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88.5%(54人),且86.9%未曾接種JN.1新冠疫苗(
臺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藏路201號
新聞聯絡人:輔導主任 陳慧美 0933722004
【發稿日期:114年6月10日】
【主題:From Wanhua to the World──萬華國中學生走入東京與日本師生共學共好】
【臺北報導】臺北市立萬華國中於6月初成功完成「日本國際交流學習營」,由校內教師親自籌畫、帶領學生前往日本東京,展開為期五天四夜的深度學習之旅。此行以自由行模式實施,不僅突破經費限制,更為學生量身打造多元且富教育意義的行程,讓參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探索世界、提升語言力,並與日本學生建立起跨文化的深刻連結。
學習營第二日,師生前往千葉大學進行交流。在該校教授的精心安排下,學生參加了由日籍大學生帶領的日語教學課程,透過互動遊戲、對話練習與小組討論,快速掌握自我介紹與簡易溝通技巧。日方熱情引導、氛圍自然,萬華國中學生在不安中建立起語言自信。午餐時間,雙方師生圍坐一堂,邊享用餐點邊交流彼此的學校生活與興趣,從語言學習延伸到文化分享,激發無限學習動力。
第三日,來到位於墨田區的櫻堤中學,學生一入校門即感受到日方的熱情接待──由校長親自迎接、學生高舉中華民國國旗列隊歡迎,氣氛隆重溫馨。課程安排亦豐富有深度,萬中學生依編組參與英語課、水墨畫及柔道體驗。英語課由日方教師精心設計團隊互動活動,讓兩校學生在英語中自然互動、合作完成任務,展現語言實用性。水墨畫課中,學生運用毛筆描繪向日葵,體會東方藝術的構圖與墨色表現;柔道課則從穿著柔道服、行禮到學習保護自己,深入認識日本武道精神與禮儀文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日下午的全校交流集會,近五百名日本學生與萬華學生齊聚一堂,透過雙方學校簡介、文化問答與互動遊戲,創造歡樂與尊重並存的交流氛圍。萬中學生表現大方,使用英語介紹臺灣文化、學校特色,展現語言統整與國際溝通能力,贏得日方熱烈掌聲。
除了校園交流,此行也安排學生穿和服遊覽淺草寺、參觀數位藝術館 teamLab Borderless,並在迪士尼海洋進行主題學習與探索。學生在真實場域中應用地圖導航、分工行動、時間管理,學習生活技能與團隊合作,更在日本社會文化中累積深刻體驗與省思。
萬華國中表示,本次活動展現師生的行動力與教育熱誠,透過跨國學習平台,不僅激發學生對語言與世界的好奇,也在文化互動中培養尊重、理解與創造力。此次經驗證明:只要願意突破限制,也能創造真正具有教育價值的國際學習機會。
未來,萬華國中將持續推動國際交流,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從萬華出發,勇敢走向世界。
發稿日期:114年6月10日
氣喘是臺灣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臨床觀察,越早發現、越能有效控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推動「臺北市國小學童氣喘高危險群過敏原篩檢計畫」,早期篩檢與照護,讓孩子健康無「喘」無礙地成長。
在空氣污染、高濕悶熱環境、及高熱量飲食等影響下,兒童過敏氣喘的發生率逐年攀升,甚至影響孩子的學習與生活。誘發因素與過敏原密切相關,若能及早發現過敏體質,接受適當照護與治療,可大幅降低氣喘發作風險。
114年度已向所有臺北市小學一年級學童發出兒童氣喘高危險群過敏原篩檢問卷供家長填寫(採用國際標準化評估兒童過敏氣喘盛行率的ISAAC問卷),經由家長觀察到的過敏症狀篩選出疑似氣喘的高風險學童。
◆提供免費過敏血液檢驗
經由問卷篩選出疑似氣喘高風險的學童後,將寄送「過敏抽血檢驗通知單」。如家長同意學童接受「免費過敏血液檢驗」,可持通知單及相關資料,陪同學童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忠孝、陽明、和平婦幼、中興)任一院區抽血進行過敏指數篩檢。若檢驗結果異常,將進一步進行常見20種過敏原的「過敏原類別篩檢」。
◆ 過敏檢驗結果線上查詢與免費門診諮詢一次
過敏血液檢驗結果約在抽血後四週,可透過「北市聯醫雲端醫院App」查詢報告。檢驗報告出爐後,家長可帶孩子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忠孝、陽明、和平婦幼、中興)任一院區小兒科門診,享有一次免費門診諮詢服務,由小兒科醫師專業解說檢驗結果並提供個別化照護建議。
◆ 提供免費氣喘個管師追蹤及衛教
若學童經確診為氣喘,且家長同意,後續可免費接受氣喘個案管理師的追蹤與衛教服務,並根據學童的情況,提供「尖峰呼氣流速計」,協助家長在家中日常監測孩子的氣喘狀況,以預防並減少氣喘發作的機會。
家長可善加利用「臺北市國小學童氣喘高危險群過敏原篩檢計畫」的資源,及早篩檢兒童的過敏與氣喘症狀,及時進行適當照護與治療,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
臺北市潭美國民小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潭美國民小學
地址:臺北市內湖區行善路179號
新聞聯絡:臺北市潭美國民小學教務處 龍玉珊主任 27917334#211
【發稿日期:114年6月10日】
【主題:「夢想啟航 藝築潭美」學生美展與綜合才藝發表會】
【臺北報導】潭美國小舉辦「夢想啟航‧藝築潭美」學生創作美展開幕茶會及綜合才藝發表會,吸引眾多家長與社區貴賓共襄盛舉,充分展現學生在藝術與表演學習的豐碩成果。
活動於下午揭開序幕,中央走廊化身為溫馨而繽紛的藝文展廳,展出全校各年級學生於藝術與彈性課程中創作的多樣作品,包括平面繪畫、裝置藝術、手作書、拼貼與複合媒材創作等,內容豐富、風格多元,充分展現孩子對生活的觀察與美感轉化能力。
其中六年級學生於「駐校藝術家」課程中創作的「畢業創作專區」成為展場焦點。以「展翅高飛」為主題,孩子們運用紙鶴為主要象徵媒材,代表祝福、祈願與飛翔的意象。每位學生以個人化方式製作紙鶴作品,有的在翅膀上書寫夢想,有的設計紙鶴群飛的裝置構圖,象徵在潭美學習六年的累積後,帶著祝福與希望,自信啟航。作品蘊含情感深度與創作張力,讓許多觀展來賓駐足流連、深受感動。
晚間登場的綜合才藝發表會更是熱鬧非凡,涵蓋打擊樂、歌唱、鋼琴、舞蹈及戲劇等表演。表演首先由本校擊鼓隊氣勢磅礡的開場帶出序幕,接著鋼琴演奏《The Little Nigar》與《Valse E》,展現多年器樂訓練的成果。彈奏節奏穩定、情感投入,贏得熱烈掌聲;603班戲劇《當你的小孩真好!》深具生命教育意涵,引發全場共鳴;而由502與504聯演的壓軸舞蹈《Whiplash 舞力全開》更以精準節奏與爆發力震撼全場。六年級昀澔壓軸鋼琴獨奏曲《The Lark》展現學生音樂素養,更是贏得熱烈掌聲。
潭美國小長期推動藝術教育,從低年級打下基礎、由中高年級逐步培養專長,不僅邀請駐校藝術家入校教學,也成立擊鼓隊與弦樂團等多元藝術社團,讓每位學生皆有機會接觸藝術、發展潛能。本次活動不僅展現潭美學生的藝術實力與多元才能,也凝聚家校社三方力量。校長表示:「我們期待每位孩子都能在藝術中找到自我,從創作與展演中啟航夢想。」
展覽將持續至6月18日,歡迎家長與社區朋友蒞校參觀,一同感受潭美學子的創意與成長。
「守護不變的治安任務 致力於每次的為民服務..」~這不只是警察節祝福詞,更是一首流暢感動的主題曲。是內湖分局的團隊創作,一群結合攝影⼂譜曲編曲及唱歌才華的員警合作,分局長蕭惠珠加入填詞行列,以音樂紀錄片形式留下永恆的警察節回憶。
這首「守護美好內湖」音樂紀錄片是由文德所警員劉忠穎統籌攝影⼂拍照⼂剪輯,從警剛滿10年的劉員謙稱並沒有受過專業的影像編採訓練,此次拍攝前,事先研究參考許多音樂MV的影片運鏡及剪輯節奏,能在零資源與極短時間內完成,完全是攝影及警察工作的熱愛支撐,勤餘參與創作發展興趣十分有成就感。
譜曲及編曲的港墘所警員楊博淵從警滿6年,大學二年級開始投入學習吉他及編曲,更在畢業後以音樂創作及教學為職志擔任吉他老師,他笑說做了2年發現養不活自己,轉而從警,目前已是調閱監視器高手及詐欺專責承辦人的他,在這次團隊創作重拾彈奏及配樂專長,編纂重修數十次,調整無數細節終使樂曲流暢感動,分局長蕭惠珠驚艷地說,希望藉由這首主題曲創作有專業樂團看到楊員的吉他彈奏與編曲才華來挖角。
吉他彈奏則由偵查隊巡官蕭柏廷⼂陳建華及西湖所警員劉以苓及警員楊博淵共同完成錄製,4人從警年資由近30年到尚在實務訓練階段,可謂是世代合作,撰寫回憶;主唱交通分隊古岳旻⼂偵查佐蕭慈合唱默契十足,在分局各式大型犯宣活動展現高人氣,常是活動吸睛的主角,擔綱本次主題曲演唱人詮釋員警為治安交通與服務的投入,著實精采。
分局長蕭惠珠則是負責填詞部分,表示自己14前年就在內湖分局工作,對內湖地區有很深的情感,警察節前邀集幾位對音樂及編採的同仁分工秘密完成這首音樂MV,她說這部集體創作獻給內湖區一直支持分局的區民們,民眾的鼓舞就是員警們最有感的警察節祝福,希望區民們透過歌曲感受到員警們對這片土地持續的「愛與守護」。
為響應節能減碳政策並提升服務效能,臺北市稅捐稽徵處對留有電子郵件地址的重溢繳退稅案件,主動透過電子郵件寄送「直撥退稅輔導函」,提醒納稅義務人可至北市稅處網站「直撥退稅線上回復專區」填復金融機構帳戶資料,完成登錄後,退稅款項將可快速直接撥入指定帳戶,不僅可節省領取退稅支票及至金融機構臨櫃兌領時間與交通等成本,更可避免支票遺失或逾期未兌現等情形,既便利又安全。
北市稅處提醒,輔導直撥退稅通知信係由該處以官方e-mail地址寄送,信件中連結皆以「gov.taipei」為結尾的官方網站,納稅義務人可依此辨識信件真偽。如對信件內容有任何疑問,可連絡繳款書上的經辦人洽詢,也可透過「稅務視訊服務雲平臺」,以視訊方式諮詢稅務問題,亦可撥打國地稅免付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查詢,或撥打該處服務電話02-23949211轉181、182、486,有專人為您服務及解答。
2025年臺北大縱走年度認證活動自114年2月27日正式開跑!迄今參加人數達1萬7,000多人,更已有超過3,700人完成挑戰臺北大縱走這項壯舉!
為持續鼓勵戶外愛好者參與及喜愛臺北大縱走的縱友,於5月29日開放特別挑戰活動,前1,500名完成者,除了完成證書外,還可額外獲得紀念登山帽,短短的兩週內,參加人數已超過2,000人,並已有超過1,500人完成臺北大縱走第二回合的特別挑戰任務,足見縱友們喜愛臺北大縱走的熱情與支持!
臺北大縱走全長130公里,共分8段,1-7段為山徑,第8段為河濱自行車道,參與者可透過「健行筆記APP」蒐集8條路線共56顆寶石,或與16處寶石手拿牌合照,完成年度認證活動後即可獲得證書及紀念品;而特別挑戰活動為年度認證活動的進階版,參與者需先完成年度認證任務,方可解鎖,迎接全新挑戰!非常感謝縱友們的熱情支持,與我們一同參與這場2025年的步道盛會!
*兌換注意事項:
1. 兌換期限:114年6月2日起至115年1月15日止,逾期恕不接受兌換。
2. 兌換時間:機關上班日08:30~12:30、13:30~17:30。
本次活動紀念品領取可由本人或他人代理,請務必攜帶證明照片或系統認證資料及每位參加者之身分證明文件(影本)至大地工程處兌換,兌換初期如遇現場人潮較多時請配合工作人員進行分流兌換作業,並建議您可事先掃描QRcode填寫問卷加速兌換。(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a_fzmOclJFHYFqQwutILVTwb8x4a0s9ZoUCPp3njQB_LNyg/viewform)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本處官網(https://www.geo.gov.taipei/)、臺北大縱走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Trail),持續關注最新消息。
本次體驗課程活動分兩天舉行,分別於6月6日與6月13日在本區行政中心13樓溫馨展開,課程由專業果凍花藝老師親自授課,帶領學員從果凍基底製作到花朵注射技巧,一步步學習將透明果凍轉化為美麗繽紛的花朵藝術。其中以6月13日的課程活動內容豐富精采,不僅延伸教學技法,還提供多樣色彩顏料與注射工具,讓學員能自由發揮創意,創作出立體細緻、彷彿真花綻放於晶瑩果凍中的藝術作品。
透過果凍花藝體驗課程,新住民朋友不僅培養手作技藝,更能獲得多方面的實質收穫。例如,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提升了個人專注力與創造力;透過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夥伴輕鬆有趣的交流互動,增進了語言表達與人際溝通能力,讓新住民朋友相互交流生活經驗與文化故事,場面溫馨又歡樂。進一步也幫助新住民認識社區資源、拓展生活圈,降低初到台灣可能面臨的陌生感與孤立感。更重要的是,透過藝術創作所帶來的成就感,有助於建立自信心,開啟更多參與社會的機會,也為未來可能的進修或創業奠定基礎。
臺北市信義區公所區長陳冠伶表示,活動旨在透過創意手作課程,提升新住民的參與感與自信心,並協助新住民紓解身心壓力、提升生活品質、建立社群網絡、共同營造溫暖友善交流的學習與社區家庭環境,協助他們更快融入在地社區、建立支持網絡。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發稿日期:114年6月10日15:30分
聯絡人:劉李玉梅
聯絡電話:02-23511711轉8800
強化社區與民眾自主防災能力—臺北市大安區第3期防災士培訓課程
臺北市大安區配合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辦理114年度第3期防災士培訓課程,自114年6月10日至6月11日止為期2天。本次參加防災士培訓課程之民眾,由大安區、信義區、南港區共同招募,參加防災士培訓課程熱心民眾近100名。
有鑑於國內對於防災士之認知概念尚未普及,為因應未來可能發生大規模災害,必須強化社區與民眾之自主防災能力,故臺北市政府自107年即積極推動防災士培訓課程。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區長鄭裕峯表示:我國防災士制度旨在提升民眾風險意識,並鼓勵民眾參與防救災工作,將自助、互助、公助能量導引至地方政府,進而強化地區災害韌性,透過此次防災士培訓,期能帶動民眾積極加入防災士行列的風潮,促進社區防災意識,在面臨災害時,能夠達到應變得宜,迅速復原之效能,共同守護社區居民安全。